蔡惠胶园的百年传奇

发布:2019-07-10 15:45 来源:未知

蔡惠胶园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胶园。它拥有250亩1644棵百年胶树,是中国目前唯一仅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百年胶园”。亦是中国唯一同时保留了国家领导人视察纪念碑和华侨先驱者墓地的百年胶林。


也正因此,蔡惠胶园在海南农垦博物馆华侨厅里占有较大而重要的展位。展位陈展有胶园创建人之一蔡季刍先生在胶园的工作照及其有关胶园的历史物证,有图、有文字、信件等等。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走访了蔡季刍先生的女儿蔡惠珍、蔡惠琳和孙女蔡小惠,并一同来到蔡惠胶园。胶园里那些海南橡胶的鼻祖树,有一二十米高,两人不能合抱布满疙瘩的树身,依然是那么挺拔,依然是那么枝繁叶茂,依然是那么郁郁葱葱。


风儿阵阵吹过,头顶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向瞻仰历史的人们,继续讲述那些流逝的可歌可泣的岁月……


毅然回国


蔡季刍祖籍广东番禺,其家族世代为茶商,在福建有茶园,广州有商铺。清朝同治年间,太平天国战乱,蔡家家道中落。蔡季刍随父亲远赴南洋,在马来亚之新加坡定居,两代以种植橡胶为业。


虽然,当时马来亚的橡胶园有许多华人的胶园主,有十多万华人从事着橡胶园里的工作,当地政府的政策也十分优惠。但是,马来亚不是蔡季刍橡胶事业唯一的耕耘之地,故土家国的情怀让他很早就把目光投向祖国,希望有一天能把橡胶引到国内种植,他认为,只有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蔡季刍有回国种植橡胶的想法后,曾经先后赴福建和海南考察,在考察中发现海南的土质和气候比较适合橡胶树的生长,最终便决定在儋县(今儋州市)建胶园。


蔡季刍是20世纪初第一批从马来亚来海南种胶的华侨之一。凭着对橡胶事业满腔的热爱和痴情,1907年与祖籍均为广东番禺的友人曾汪源、曾金城父子等人,于儋县洛南乡垦荒合资创办了当年全国最大的胶园——天任胶园。


他们千里迢迢到南洋购买胶苗、胶种。苗龄大多一年半的30000株实生胶苗,置入装有黄泥的木桶,垫草,包装。20000多粒橡胶种籽,装入垫有木糠和稻草的木箱。于是,天任的第一批胶苗、胶籽,漂洋过海,辗转香港、海口、澄迈,走走停停。这批胶苗、胶籽在澄迈登陆后,再用牛车运到胶园,历时月余……


橡胶定植后,经过精心的管理,第五年开花结果,到第八年部分开割,十年全部开割。


儋县洛南一带非常荒凉,胶园开辟后,人烟渐渐稠密起来。许多华侨受到蔡季刍、曾金城他们的影响,纷纷回国,涌到海南发展各种产业。他们有的祖籍是广东番禺、南海、新会一带的“过海人”(多指从两广一带渡琼的人);有的是在南洋原来就互相认识,经常有往来的华人社团;有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因清政府发展洋务运动,在南洋招商回国的华人。


受这股回国热潮的影响,海南胶园如雨后春笋渐渐多了起来。国内的大胶园主要集中在海南西部的儋县,天任胶园就是全国最大的胶园,日产烟胶片300多片(每片重约半斤),其次是木排、侨值和联昌胶园,日产烟胶片150~250片。而东部的琼海县(今琼海市)石壁地区和岛上其他地区大抵是又小又密集的胶园,一家几亩至几十亩不等,日产烟胶片几片,至多不过几十片。


艰难创业


由于股东意见分歧,蔡季刍从天任胶园分了出来。


天任胶园的位置比较好,紧靠公路边,而且当时还没有人来周边开发种胶。有眼光的蔡季刍,从天任胶园分出后,在天任胶园的对面山坡买了一块地,又赶赴新加坡买回一批胶种,继续种植橡胶,加上原来从天任胶园分出三千五百棵胶树,蔡季刍拥有的胶园横跨公路两侧,独资成立了易通公司,称易通胶园。


“当时的易通胶园规模很大,跨越公路两旁一直延伸到现在的西联农场一带。我们姐妹走很久,都走不出自家的胶园。”蔡惠珍老人用手比划,自豪满满写在老人的脸上。


蔡季刍的胶园有七八个胶工,工头陈锦兴负责管理日常工作,每天清晨工头就会催促胶工起床,带领胶工上树位割胶,工头负责将乳胶绞成胶片,拿到蔡惠楼上烤干,再挑到那大镇交给蔡季刍,蔡季刍再带到海口去出售。


“这栋小楼就是我家的制胶车间——蔡惠楼,新中国成立前,,有两台胶机的胶园已经是很大的胶园,我们家的胶园很早就使用了两台胶机。”我们跟随蔡惠珍、蔡惠琳两位老人和蔡小惠,来到儋州市西联农场的老场部,一栋与众不同的南洋风格的小楼前。


天任公司原来就有一座制胶小楼,大胶园一般有一间制胶作坊,里面有过滤用粗筛、压胶棒、木制凝固槽、铁制凝固盘、手摇光面辊筒和花纹筒压片机各一台,还有一两个水池,另外,有一个晒胶场和一间烟胶房。


蔡季刍从天任分出,成立易通公司后,就一直有自己再建一座制胶楼的想法。1920年,蔡季刍到马来亚贷款,在蔡惠胶园中心位置,又盖了一幢二层小楼和一间砖瓦平房,添置了一台手摇光面辊筒和一台花纹筒压片机。


蔡惠楼昔日乳白的墙面在岁月无情的抚触下变得斑驳,深锁的门内仿佛可见早年制胶的繁忙景象。


已入耄耋之年、满头银发的两位老人。看到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小楼,情不自禁地用手轻轻抚摸着这深锁的楼仃。


乐善好施


1910年至1931年间,蔡季刍的胶园逐步发展起来,橡胶种植业达到高峰,家庭经济也随之丰裕,不再依赖马来亚亲属的经济支持。


儋县的胶主们原籍大多在广东番禺、新会和南海,因此他们自称为“南番新”人。这些“南番新”胶主大多在新加坡、马来亚一带就互相认识,都是说粤语,多居住儋县那大镇。


儋县在开辟胶园时,他们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很团结,互相帮助,他们每天都聚集在那大三角街胜先茶馆,一起喝早茶聊天,很多华侨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相互认识,并走进发展橡胶事业的队伍中,使那大百业兴旺,成为一个热闹的居民区,被称为‘小香港’。


蔡季刍的为人,在儋州的洛南一带有口皆碑。提起蔡先生,他们都说蔡季刍是位乐善好施之人,他平日总是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村民,他经常利用回南洋买橡胶苗种的机会带些防治疟疾的药品或让南洋家里寄一些补药和药品,以备急需。附近的村民病了,即使半夜来敲门,他也是慷慨解囊,把从南洋带过来的珍贵药材如人参和时年治疗疟疾的紧缺药品奎宁片等送给有需要的人。


每年将到春节,他早早就让家人做些好的食品:腊肠、腊肉、牛肉松、猪肉松、盐局花生、皮蛋、旦散等,送给那些一同漂洋过海在儋县奋斗的“过海人”。


碑立心中


1939年,日军占领儋县,由于橡胶是军用物资,日军要求儋县的华侨胶园主与日军合作,为日军服务。国难当头,有骨气、有良知的蔡季刍与众多华侨胶园主断然拒绝。蔡季刍宁可让胶园荒芜,甚至丢弃,也不愿当亡国奴。为了免遭日军的残害,胶园待不住了,身患重病的蔡季刍毅然决定举家离开胶园,带着全家一起逃离那大镇,开始逃难生活。


当时,蔡季刍身患重病不能行走,但割胶工人们对这位老胶主不离不弃,坚持抬着他一起逃难。


他们先是逃到蔡季刍一个朋友开的联昌公司,住在朋友家里躲难。日军追踪而至,把蔡季刍当成联昌的主人,要放火烧联昌公司,他临危不惧,与日军据理力争,终于保得联昌未被烧毁。


在逃难期间,蔡季刍的胶园没有什么发展,胶园无收入,南洋接济也被迫中断。祸不单行,全家水土不服,又患上疟疾,后经南洋想方设法寄来奎宁,才救了他们全家的命。


1941年蔡季刍逃回儋州,流落在那大镇,住在大庙后面万发公司的小楼里,他为了不给日本人割胶,始终没回自己的胶园。那些日子里,胶园的经济来源断绝,同南洋亲人的通讯也断绝。颠沛流离中他的病一直得不到医治,一日比一日重。贫病交困下,最终憾然离世。


蔡季刍病逝后,由时任国民党军医的女婿龙海潜主持家务,老工头陈锦兴帮忙管理胶园。


1945年,日本投降后,蔡季刍的易通胶园改名为蔡惠胶园。


1960年2月9周恩来总理到西联农场视察时在蔡惠胶园挥笔题词“西联宝岛、南国珍珠”。


胶树上挂着写有“蔡季刍之墓”的小木牌,引领着我们的脚步,来到一座汉白玉雕塑成,造型是一本打开的书墓碑前,显然,这是后人寄托着对先人翻开历史一页伟绩的悼念。这便是蔡季刍梁婷婷夫妇的墓地,他俩静静地长眠在翠绿的胶园之中,与周恩来总理的题词碑比邻相伴。


徜徉在郁郁葱葱的胶林里,凭吊每一处蔡季刍时期的遗迹,我们的思绪依然紧紧盘旋在这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胶园里,甚至不由自主地随着故事去还原当时的场景,重温当年那种磅礴的精神。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