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金”华侨雷贤钟的感人事迹

发布:2019-07-25 15:44 来源:未知

在南田农场爱国作业区的一片胶林里,耸立着一座由中共国营南田农场委员会树立的纪念碑,碑文上刻着一位从马来亚回国的爱国华侨生平、业绩,这个人是谁呢?农场为什么要为他立碑?


他就是为祖国橡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为国家献“金”的人——雷贤钟,他所献的“金”及事迹,被海南农垦博物馆收藏展示在馆内。


雷贤钟1904年出生在福建省古田县梅坪村贫苦农民家庭,雷贤钟父亲迫于生活,在他7岁那年,就到南洋谋生。雷贤钟从7岁开始放牛,14岁就已成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1923年,雷贤钟带着母亲给的18块大洋,跟随他人从厦门乘船来到马来亚,开始他的异国生活。刚到南洋,雷贤钟就给胶园主扛长活,打短工,每天工资八角,干一天算一天。生活的艰辛,人生的坎坷,使雷贤钟坚强起来。他拼搏、奋斗,在几个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与堂叔合伙开办了一间木板加工厂。经过苦心经营,加上伙计们志同道合,齐心奋斗,木板厂越办越红火,从开始的几个人很快发展到60多人。经过20多年的努力,雷贤钟不但有了自己的木板加工厂,还有了自己的橡胶园、汽车,拥有资产近百万,成为当地富有的华侨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雷贤钟约了几个亲朋好友到家里,把自己想回国种橡胶的想法告诉大家,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一开始,他确有些担心,怕事不成会惹出祸来。谁知,侨工们一听齐声叫好,并表示,“我们也早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有一个头,也不知回去干什么好。”


1952年,由18名侨工组成的回国“考察团”,在雷贤钟的带领下回到海南岛。当时,海南各方面的条件还很差,交通不便,粮食、副食品的供给都成问题,去任何地方都只能徒步前往,而且都要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十几天的奔波,他们先后考察了琼海、万宁、陵水、保亭、崖县,最后选定保亭县南山乡的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作为自己的植胶基地。这里离城镇比较远,四周都是荒山野岭,生活条件是极其艰苦的,若在这里立足,一切生活用品都得靠肩挑手提,步行十几公里到藤桥或保亭县城才能买到。对于种植橡胶而言,这里是最好的,土地肥沃,有山有水,是种植橡胶的天然宝地。正如雷贤钟常对大伙说的那样:如果是图个人舒适,我不会回来。但是我经常想,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活得有意义。创业总是从艰苦开始,经过奋斗才能成功的。如果只满足自己眼前的生活,就太渺小。其实,雷老先生的话代表了大伙的心声,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在南山乡种植橡胶。


雷贤钟的计划很快得到保亭县政府的批准,他成立了“华侨侨福垦殖公司”,18名工人,有愿意自己发展的可自由离开,愿意留下的,全部收为侨福公司职工。


侨福公司一成立,就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这些海外回来的职工立即上山,他们吃在山上,干在山上,风餐露宿,斩芭开荒,定标挖穴,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胶园雏形已成。为了进一步筹集发展资金,收集优良品种,办理回国定居的手续,雷贤钟交代好工作后,又只身重返南洋。


雷贤钟一回到南洋,前来向他了解海南种植橡胶情况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有的了解家乡亲人的情况;有的了解托雷贤钟回国办的事是否落实。雷贤钟一一给予了答复。


雷贤钟深刻了解,到海外创业的乡亲们,饱受远离亲人的痛苦。现在,大家听说海南适合种橡胶,都想回去,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但他们普遍存在着资金缺乏的困难。雷贤钟对他们说,海南岛的土壤、气候与马来亚差不多,冬天会稍凉些。祖国政府很欢迎海外华侨回国参加建设。我已经在海南保亭县加茂区开办一家公司,专门种植橡胶,你们如果有心回祖国发展,想在我公司工作的,我很欢迎;自己有资金的,也可以自己开荒种植,与我一同回去的18人中,已经有几个人自己去开荒种橡胶了,祖国政府很支持他们的发展。


雷贤钟真诚的话,使大家悬在心头的各种疑虑落了下来。大家心里明白,回国发展,国家的政策是好的,环境也是合适的,但是有的人资金不足;有的人在南洋种下的橡胶正在成长,也一时走不开;也有一部分人经常向雷贤钟提出各种问题,有心想回国发展。


雷贤钟要卖掉海外家产,全家回海南岛发展的决心已下,但这是不能公开的。雷贤钟此时在南洋的固定资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70英亩左右的胶园,其中有近6英亩的胶苗是芽接苗,很快就到开割期。另一类是除了自己的“万福制板厂”和固定资产如汽车,办公室之外,还有刚获得政府批准开伐尚未开发的两座禁山,山上有上等的好木料,开发出来,效益可观。对于这些,雷贤钟已不再做细细的考虑,回国发展橡胶事业的决心,使他决定抛弃海外一切资产。雷贤钟此番回海南岛,了解到一项最重要的事情是,海南岛种植的橡胶是“老头实生树”。这种胶树产量低,胶树皮厚且硬,在南洋即将全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又一批的芽接苗品种。雷贤钟想,海南要发展橡胶,起步就应该以芽接苗开始,要与南洋的橡胶发展同步。于是,他开始秘密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南洋的优良品种情况。1955年11月,雷贤钟通过各种关系,偷偷带回RRIM600、PB86、PR107等优良橡胶种子100多斤,200多米芽条和300多株芽条芽桩,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种苗品种。


侨福公司有了发展橡胶产业必需的资金、管理人才和良种等条件之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定植良种胶苗10000多株。


雷贤钟的事迹被海南有关部门上报给党中央,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56年初,雷贤钟出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侨联委员。


特别令雷贤钟深受感动和鼓舞的是,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邀请他到中南海做客,并受到王震部长、侨委主要领导的亲自接见。周总理十分关心和详细询问了雷贤钟回国定居后的生活和橡胶生产情况,问他还有什么困难。雷贤钟汇报说,现在定植的400多亩胶苗,保证在五年内开割。周总理听了十分高兴,倍加赞许:“你带良种橡胶回国比带金子还宝贵。金子中国有,橡胶优良品种就少得很呐。”接着,总理又说:“你能在这困难时期带优良胶种回国,是很崇高的爱国精神。”最后,总理还特地安排他到东北、中南、鞍山、武汉等工业基地参观,了解国家的建设情况。


为了表彰奖励雷贤钟对国家橡胶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垦部给其发放奖金人民币1000元;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一面锦旗,锦旗上绣着“开荒垦殖,热爱祖国”八个大字。


雷贤钟从北京回到公司,立即召开全公司员工大会,向员工们介绍了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接见他的情形,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和侨联会议精神。雷贤钟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周总理关于“带良种回国比带金子还宝贵”,“在困难时期,回国发展橡胶,是崇高的爱国精神”的讲话,员工们听了都很高兴。接着,雷贤钟又向员工们提出了三项计划:一是扩大垦殖面积,在两三年内,定植面积要在现在400亩的基础上翻一番;二是要强化对小苗的管理,特别是秋冬季节,在寒冷的夜晚要上林段烧火御寒保护胶苗。夏季要防台风,必要时要上山护苗,用细绳和旧布捆扎芽接头,防止台风撕裂芽苗。坚决实现向周总理作出的“五年内全面开割”的承诺;三是要加大向国营农场无偿提供优良品种的力度。


周总理的关怀与指示,犹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大大激发了侨福公司员工们的爱国热情。公司提出的计划,又使大家方向明确,目标一致。公司立即掀起“开垦扩种,强化管理”的热潮。员工们为了抢时间,争速度,照样吃在山上,干在山上。白天凿石开荒,晚上巡逻防兽。要是遇上台风季节,雷贤钟更是身先士卒,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带领员工守在林段,用绳子一株一株把胶苗固定在木桩上,绳子用完了,就把旧衣服撕成布条当绳子用。为了抗旱保苗,有时一天要挑200多担水,肩膀磨破了不休息,脚走肿了照样干。就这样,员工们连续苦战奋斗了三年,终于使橡胶苗的定植面积从原来的400多亩,发展到900多亩,实现了翻番任务。


由于强化管理,第一批种下的芽接苗,到1959年就开始动刀开割。开割早的橡胶树只有三年零八个月的生长期,比雷贤钟向周总理作的“五年内开割”的保证,还提前了一年多。


实践证明,雷贤钟带回的优良品种,不仅长得快,而且产量高。紧接着,来自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等地的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授粉和芽接等技术,将雷贤钟带回的优良品种在其他植胶垦区传播。而雷贤钟所领导的侨福公司,总是无偿地支援各大植胶垦区。


来自各大垦区的科研人员和国营农场的干部职工,无不为雷贤钟和整个侨福公司的员工“胸怀祖国、立志发展”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因为人们知道,当时侨福公司是私人创办和归侨们用工资集股办起来的,仅雷贤钟就投入了在海外积蓄起来的近百万的资产。许多来嫁接良种苗的国营农场,要给侨福公司报酬,但都被雷贤钟和他的员工婉言谢绝。雷贤钟说:“我们回国种胶,不是为了自己图钱,而是希望祖国的橡胶事业能尽快发展,希望祖国能尽快繁荣昌盛。”正是为了这一“愿望”,他们无偿地贡献了自己一批又一批的优良品种。1957年合作化运动中,雷贤钟是当时该地区开展华侨单干户合作化运动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引导华侨单干户种植的香茅、橡胶合并入国营企业。在参与领导合作化运动中,雷贤钟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党中央决策的认识。他认识到侨福公司也要合并入国营农场,在党委领导下才能有更大发展。于是他给政府写信,要求将他们的侨福公司交给国家管理。经过政府研究,决定将侨福公司合并到国营南田农场,成为该场的一个作业区,称“爱国作业区”,雷贤钟担任作业区副主任。合并的消息一传开,整个“侨福”都沸腾了,大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为“侨福”的国有化而庆祝,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国营企业职工而自豪。


为了宣传雷贤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播他对人民所做的贡献,《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都曾发表了大量的消息和报道,介绍其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


1984年10月,雷贤钟因病住进医院,虽几经抢救,但终因积劳成疾,年事又高,于11月5日逝世,享年81岁。在他病重期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捎口信慰问他,国务院侨办、农业部、全国侨联、广东省政协、统战部、侨办以及海南侨办侨联、海南政协和统战部等20多个单位都派人到医院探望。《人民日报》和香港的《文汇报》《大公报》刊登了雷贤钟逝世的消息。


雷贤钟,你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祖国永远都会铭记着你。(刘宗周)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