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锄头诞生记

发布:2019-08-02 15:29 来源:未知

海南农垦作为一家大型国企,在6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曾生产过大大小小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产品,其中有一个小小的产品,它不仅伴随农垦人的成长,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在农垦,无论干部职工职位高低,几乎人人都同它打过交道,这个产品就是“锄头”,是海南农垦自己生产的并以橡胶的叶子做招牌的“三叶牌”锄头。说到“三叶”锄头,我们不得不提当年组织研制生产这个“产品”的带头人——梁文友。

陈列于海南农垦博物馆展厅内的“三叶牌”锄头。海垦博物馆供图

筹建新中农场

梁文友是琼崖纵队老战士。海南解放后,琼崖纵队改编为海南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独立二十六团,1952年转为解放军林一师一团,并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担负起我国天然橡胶垦殖的重任,此时的梁文友在一团当福利股股长,17级营级干部。从此,他和橡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5年下半年,组织上将梁文友从海南垦殖局琼山树德垦殖场调出筹建新中农场。1956年5月,新中农场成立,梁文友任农场党委书记。这位从山里打拼出来的琼崖革命战士,为了祖国的橡胶事业,又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山里种橡胶。

谈到筹建农场时,梁文友边比划边描述当年在山里开荒的情景:当时场部设在香根,这里没有路,创业者人手一把砍刀,一边砍一边往前走,几乎是砍一会儿才能往前走一小段。那时,到处都是热带原始森林,一棵棵参天大树,好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树高得看不见顶,像大伞一样罩着,抬头只见一点点天空,露天过宿。后来,砍木料,搭草寮,队伍安营扎寨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开荒垦殖、艰苦奋斗,新中农场初具规模。山里的土地肥沃湿润,种下的一棵棵橡胶苗,在军工们的精心管理下茁壮成长起来。

1958年,东兴、南林、东和等先行垦殖的橡胶进入开割期,为鼓舞士气,农场开展劳动竞赛。像部队一样,农场与农场之间比,生产队与生产队比,林段里挂上条幅,喊着比赛口号,热火朝天;大家都憋足劲,要早产胶,多产胶,为国家多做贡献。时任东兴农场场长的蒋步楚提出,东兴农场和其他兄弟场比当年开割橡胶树胶水的单株产量。梁文友领导的新中农场因刚刚种植橡胶,没有达到开割期,比不了胶水产量,他提出6年橡胶单株每年平均增粗10公分,当时农垦规定橡胶8年开割,他们都做到6年达标,提前向国家贡献干胶产品。

垦荒急需“三叶”锄头

1958年11月,梁文友调到著名的“八大工厂”之一的薄荷厂筹备办公室当主任,后因诸多原因,“八大工厂”解散,他被派到北京机械厂学习农业机械使用和修理,半年后回到农垦任农垦那大第二机械厂当厂长。

农垦以种植橡胶为主,当年农业机械的配套相当落后。没有机械化的配合,生产发展进程相当缓慢和艰难。梁文友学一行钻一行爱一行,他和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克服配件短缺、工艺落后等现状,土法上马,在原件短缺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能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为农垦中西部的农业机械正常运行做出了贡献。

1974年10月,生产建设兵团撤销,1974年组织上将梁文友调入海南农垦局工业机运处。不久的一天,局长于光找梁文友谈话:“老梁啊,你对工业流程比较熟悉有经验,你要好好发挥你的特长,到一厂当厂长吧。”梁文友毫不犹豫地说:“组织上叫干啥就干啥。”

农垦垦荒,早期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劳动工具基本上是锄头。海南土地石头多,锄头磨损特别快,一把锄头顶多只能用三四个月,当时海南农垦专用的是“金鸡牌”锄头,农垦局采购员到江苏南通厂里打铺盖蹲守抢货,也无法采购到能满足全垦区生产的需求量。那些年,全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垦荒建设,“金鸡牌”锄头成了香饽饽。看到垦区缺少开荒工具,梁文友心想飞机大炮我造不出来,一片铁皮做的锄头我还摆弄不了?刚上任到海南农垦机械一厂的梁文友决心生产锄头。

海南农垦机械一厂,是一家机械加工设备比较齐全的工厂,早期成立时以维修汽车、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为主。梁文友到工厂之前,工厂也曾生产过锄头。因设备差,技术落后,生产能力弱,生产出来的锄头挖不了硬土,碰上石头地就卷边,硬度不够,没人肯用,工厂也就不再生产。面对这种情况,梁文友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挥机械厂的优势,生产出适合农垦开荒的优质锄头,以满足全垦区大开荒的需要。他组织技术人员,分析原来生产的锄头不好用的原因,研究“金鸡”锄头的硬度和耐磨的诀窍。经多次反复研究试验,新生产出来的锄头,不仅在硬度、耐磨性上都胜过“金鸡”锄头,就是挖崩了,锄头也不会翻口。他们先小批量生产出一批锄头,分别送到各农场试用,反应很好。

梁文友把有关试验的结果和请求大批量生产的计划向农垦局汇报,得到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于是,工厂筹资新建了一间1000多平方米的大厂房,还专门组建成立锄头生产车间,抽调100多人组成锄头生产队伍。当年的锄头车间主任也就是如今的工厂党委书记李雄辉回忆说:“我是1975年厂里为了生产锄头专门从农场抽调进来的。锄头车间分几个工段,分别是剪料、冲孔、压延、成型、热处理、开口抛光、上漆、检验。因为是一个新的生产项目,这个车间的工作虽然繁重,但大家都感到很光荣。”

在梁文友的领导下,农垦机械一厂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从模具、剪料机、冲孔机、压延机、成型机、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研制加工设备,逐渐形成了一条机械生产流水线。厂里有很多生产车间,为了把锄头生产快速抓出成效,那段时间,梁文友经常一整天一整天泡在锄头车间,带着技术人员和工人攻关,调试加工机器设备。刚开始批量生产时,由于国产的钢材质量不稳定,生产出的锄头质量也不稳定,不是太硬,就是偏软。每当农场反映情况时,梁文友都非常重视,赶紧派技术人员到农场了解情况,把“问题”锄头带回来解剖分析,找出质量原因。就这样不断摸索并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生产经验和工艺流程,“锄头”生产线终于能大批量稳定生产。有了自己的产品就应该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名好呢?想到橡胶树都是三片叶子,农场叫三叶橡胶,干脆就叫“三叶牌”锄头吧,“三叶牌”锄头就这样诞生了。

由于有了稳定的生产工艺和流水线,“三叶牌”锄头的产量大幅增加,最高时年产曾达到15万把。由于产品是专门为橡胶开荒开发的,“三叶”锄头在重量、弧度、硬度等方面都设计得非常合理,很受垦区职工欢迎,需求量不断增加。当年为了满足垦区各农场的需求,锄头车间采取双班倒生产,每个班干12个小时,作到人停机不停;而且班与班之间还展开劳动竞赛,锄头车间成为工厂最红火的一个车间。由于“三叶牌”锄头质优耐用,在垦区的名气胜过“金鸡”锄头,其在满足各农场劳动需求时,工厂还把它推向市场。那年,国家给工厂下达专门生产30万把“三叶牌”锄头支援柬埔寨。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援外政治任务,梁文友组织工厂用好钢专门生产“三叶”锄头,并如期完成任务,柬埔寨方面一致称赞“三叶”锄头质量好。

农垦工业先行者

建垦初期,农垦的工业底子薄,往往是生产设备与生产要件匹配不上,为了发展生产,工厂千方百计组织生产。有一次,一批单件3吨重的浇铸模型要求他们完成。产品需要一次成型,可工厂最大的钢水罐只有2吨,钢水的配比和成型都成了问题。怎么办?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梁文友和技术人员日夜琢磨,决定土法上马,在2吨罐的边上增加一个1吨钢水罐,改进加固了支撑架,在不增加成本和操作人员的情况下,两罐齐铸,一次浇铸成功,创造了小罐浇铸大件的奇迹,在海口工业界传为美谈。

九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产业调整,农垦局计划上马乳胶手套厂,要求规模大。这时已调到农垦局工业处任处长的梁文友,在专题讨论会上根据国内供需行情,农垦自身的运输成本,工艺技术等因素,主张不宜一哄而上建多家乳胶手套厂。决策会上,他力陈农垦只有资源优势,其他方面不如内地,急于上马,弊多利少,很可能要劳民伤财。尽管梁文友列数据、摆事实、讲道理,垦区各地还是开办了多家乳胶手套厂。几年后,事实证明,梁文友的主张是正确的。数家风风火火上马的乳胶手套厂因市场需求、工艺、成本等制约不得不关门停产。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对于此事,梁文友痛心疾首。他说:“有愧啊!虽然当时我不赞成大上乳胶厂,也提了不同意见,但我毕竟是管工业的啊!当时怎么就不大胆一点,态度更坚决一点,或许会引起大家的重视,把损失降到最小!”一个为农垦事业发展,不计个人得失的琼崖老战士的自我反省,令人起敬!

在农垦博物馆里展陈着梁文友多张荣誉证书和奖状,其中有一张人大代表证书,那是1954年8月,梁文友光荣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有一份是1977年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奖状,记录了他在海南农垦工业战线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梁文友口述,邱名广、李大宁整理。文章摘自《故事垦博》)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