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侨》之《外来作物系列节目(二)——西联百年胶园传奇》

发布:2022-09-13 10:18 来源:

《海南华侨》之《外来作物系列节目(

——西联百年胶园传奇


上个世纪初期,一批爱国华侨经过艰苦努力,在海南儋州成功种植出一片片橡胶林,打破了西方关于中国不能种植橡胶的断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海南农垦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组建,与此同时,上万名集体转业复员官兵、大批南下干部、归国华侨、大专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和当地黎苗族群众,踊跃投身农垦建设,拉开新中国天然橡胶垦殖事业的宏伟序幕。

百年时光,几代人奋斗,如今海南已经成为中国橡胶生产基地。而儋州作为海南发展天然橡胶优势地区,早已胶林如海,橡胶产业也颇具规模,成为海南种植橡胶的重地。

 图片


01西联宝岛 南国珍珠


在儋州的西联农场,每当夜深人静,总会有一群人悄然离床,全副“武装”地离开家门,额上的胶灯划出一束光明,指引他们走进那孕育着白色珍珠的胶林。这是西联农场的割胶工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由于橡胶的生长特点和产胶期的特殊性,他们必须按照夜作日息的颠倒时序进行劳动。微风轻拂树梢的细语,虫儿彼此呼应的问候,消除了夜间劳作的困倦,胶工们操起胶刀,熟练地开始割胶。

 图片图片


这片胶林是由百年胶园的老胶树剪苗培育而成,归属于儋州西联农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为所在国的排华事件频发,印尼和马来亚的侨民纷纷返回国内。1953年,西联农场安置了第一批难侨,约20余户70多人,分别来自马来亚的昔加末、吉隆坡等地区。当时,他们被马来亚政府驱逐出境,被迫回国。1960年6月至8月,西联农场又安置了第二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归侨,共计73户,373人。


图片


为了安顿好这些难侨,农场在当时条件艰苦、居住环境差的情况下,坚持把瓦房腾让出来,用于安置归难侨居住。此外,场部还根据侨胞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适当安排教师、医生、拖拉机手等对口岗位,充分量才录用。其余大部分人都安排开荒、种胶树和管理胶园。从此,归侨们隐身胶园,为新中国橡胶事业的发展奉献满腔的热情和毕生的精力。


02百年胶园见证辉煌历史

 图片


在儋州市那大洛南公路旁,矗立着一座寓意三叶橡胶树的纪念碑。沿着纪念碑往里走,一棵棵粗壮而布满疙瘩和刀痕的老胶树傲然挺立。这是中国仅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老胶树数量最多的“百年胶园”,也是中国唯一同时保留了国家领导人视察纪念碑和华侨先驱者墓地的百年胶林。这片胶园功勋卓越、富有传奇色彩,它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中国橡胶的辉煌历程。

 图片图片


据资料显示,西联百年胶园是天任胶园和蔡惠胶园的总称。当年,蔡季刍与潘宝任、曾汪源、曾金城父子等爱国华侨,在儋州洛南合资创办了天任胶园。后来,蔡季刍又独自创办了蔡惠胶园。许多华侨受到他们的影响,也纷纷涌到海南发展橡胶产业。这些爱国华侨几十年不间断地引种和育苗,至1950年海南解放前,全岛共有胶园2343个,面积3.63万亩,分布在全岛12个县,年产干胶约200吨。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受到美英帝国主义和反华势力封锁,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禁运。为了打破封锁,1951年11月国家成立华南垦殖局,次年1月1日正式成立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从此揭开在海南岛大规模垦荒植胶的序幕。在“一粒种子,一两黄金”的年代,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和爱国华侨在西联投身橡胶事业,他们把老胶园当成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把精心收集的种子和培育的胶苗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海南各地、广东高雷垦区、广西垦区、云南垦区,建起新中国自己的橡胶园,为中国橡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


1960年2月9日,周恩来总理来到西联农场视察,在西联百年胶园里挥笔留下“西联宝岛,南国珍珠”的题词,盛赞西联农场在国防工业发展中的宝贵贡献,而这也是对爱国华侨排除万难、突破封锁,发展祖国橡胶事业的赤子情怀的肯定。


图片


当时农场的割胶能手郑红芬给周总理表演了割胶技艺。郑红芬1951年从马来亚回国,他在马来亚10岁就会割胶,回到西联后,他的割胶技术逐渐受到传扬,人们都称他为“割胶能手”,一有重要人物来农场视察,场里总会安排他展示割胶技术。无独有偶,李东也是一名归侨割胶好手,被誉为“割胶大师”,她的刀法远近闻名,割胶技术更是获得教科书式的推广,全橡胶垦区的胶工都向她学习。

 图片

▲1960年 周恩来总理在西联胶园观看华侨割胶能手郑红芬割胶


图片

▲“割胶大师”李东


西联农场作为海南农垦产胶较早,产胶较多的橡胶农场之一,汇聚了种植、采割、培育等技术能手,他们团结一致、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在西联农场挥洒青春的汗水,留下弥足珍贵的百年胶树、百年胶园和一片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橡胶林。西联农场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图片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西联橡胶加工厂与干部职工合影留念


经过长期的创业、开拓,海南农垦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如今拥有胶园面积达353万亩,年产干胶能力21万吨,年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0%左右,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实际拥有者和控制者,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加工企业。

 图片图片


徜徉在郁郁葱葱的百年胶园里,清风徐徐,送来怡人的凉润,墓碑肃穆,铭刻着久远的足迹。百年回眸,我们看到爱国华侨心忧天下,以实业报国为己任,历尽艰辛将橡胶移植到海南的土地上,为祖国橡胶事业立下功劳;我们看到几代西联人接力垦殖胶林,为海南天然橡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如今,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西联百年胶园在传承历史文化、创新旅游文化等方面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