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博物馆赴琼安百年胶园勘察调研

发布:2023-05-20 20:47 来源: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海南农垦博物馆派员前往琼海,在海胶集团东太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龙永清、东太派驻组总支书记莫翠江的陪同下,在原琼安老胶园遗址现场,对存活橡胶母树进行清点编号,进行“琼安树胶王”及母树群的系列勘查和保护工作。

1985年,琼安胶园母树仍存活66棵 。此次经清点核实:原琼安胶园遗址现存活体橡胶母树共22棵,其中1号“琼安树胶王”主干离地面1至1.5米处径围3.23米,树冠高17.1米。22棵琼安胶园活体“鼻祖”母树群历经百年沧桑 ,1号“琼安树胶王”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史料佐证:“公元1906年,华侨何麟书(海南岛乐会人)由马来亚引进橡胶树苗,在乐会县崇文乡(今琼海市会山镇)合口湾创办‘琼安垦务有限公司’,垦荒种植橡胶树”。还有史料记述,之前的1904年,何麟书曾由当时的乐会县政府核准,开辟了橡胶种植基地,初因种子无发失败后,是他重返马来亚再集资购买胶种,亲自选育成活后,才冲破难关携带胶苗回国改变种植方法获得成功的。据《记琼安胶园和创办人何麟书》解密:“当年种植成活3200余株,经过辛勤管理,1915年有部分橡胶树开割。当年产胶500市斤,销售得光洋789元。1918年又获生胶片4200市斤,以后每年产量为180市担左右,年入息光洋约4200元。这些胶片均输出新加坡。”琼安胶园开启了艰难曲折的经营。

1954年,时任中央林业部司长的何康说:“整个世界橡胶的历史为栽培橡胶代替野生橡胶的历史,为巴西三叶橡胶代替其他品种橡胶的历史”。1990年,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奠基人,原华南“热作两院”首任院长,时任国家农业部部长何康说:几十年来,“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农垦职工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海南建成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过去,海南当地老百姓习惯称天然橡胶为“树胶”或“树泥”。海南解放初期,海南行政公署主要领导冯白驹也曾企望把海南岛建成海南人民致富的树胶岛,坚决完成稀有战略物资天然橡胶保障供给的光荣任务。

挺拔于万泉河流域的“琼安1号”“树胶王”,这棵树的价值不仅在于人工栽培的它和它的“同伴”,共同历经沧桑,生存时间够长,还刻录了琼安胶园创建人何麟书的过往和巴西三叶橡胶种苗跨越远洋,在海南岛上的绝地拔起。

“深度挖掘天然橡胶的历史,传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和发展南繁种业。不忘初心,使命担当,培育理想信念,讲好奋斗故事”。这是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包洪文同志对海南农垦博物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垦博落实,积极行动。

东太,新中国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橡胶种子策源地之一,是海南岛上何麟书等众多华侨引种天然橡胶拓荒创业的一个缩影,见证了农垦人艰苦奋斗的历程。

此行古老橡胶遗址探查,对海南农垦更好地用博物馆语境,艺术细述海南自贸港的橡胶树故事 ,将提供更详实的元素。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