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史话 | 光耀在绿色丰碑上的军工魂

发布:2020-11-10 09:20 来源:未知

2020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元年。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放眼自贸港绿色版图,眺望那山山岭岭间连绵起伏、由三叶橡胶树排列组合成的“万里长城”,眼前不禁浮现起转业军人战天斗地的历史画面,当年垦荒植胶的军号声与如今的自贸港建设集结号同样催人奋进。


刀枪入库,转战海南垦荒植胶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橡胶禁运,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在我国华南地区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为此,数万名部队官兵转战海南,担当起了建设祖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历史使命。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南垦殖局,叶剑英任局长;1952年1月1日,正式成立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7月,中南军区召开军事会议,正式确定林业工程部队的指挥机构和组成序列,将原驻广西宾阳的解放军第152师师机关及直属分队调往海南,与海南驻军抽调的部队组成林业工程第一师(以下简称林一师)。

王震将军(右一)在金江农场王震橡胶试验田劳动。

以林一师为主力军的几万名复员转业军人,根据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统一安排,分批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琼州海峡,在南疆海岛谱写了垦荒植胶大会战的壮丽史诗。放下刀枪、拿起锄头镰刀的林一师转业军人,在海南农垦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军工。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海南省农垦总局首任党委书记、局长陈苏厚,曾在有关文章中饱含深情地称他们为“海南农垦最可爱的人”。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奉献青春、挥洒汗水,以无比的热情、无私奉献的精神乃至热血,为新生共和国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发展天然橡胶事业的国家战略,立下了不朽功勋。 


身先士卒、忠诚担当、清正廉明

在金江农场一处僻静之地,坐落着王昌虎纪念园,长眠此地的他与胶园同在,与胶树同青。王昌虎14岁参加红军,从反围剿、长征、抗战、解放战争的战火中一路走来。1952年10月,他转业投身海南农垦拓荒植胶事业,担任林一师政委兼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第三副局长,后担任局长,为祖国的橡胶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了36年,直到1989年3月去世。

王昌虎纪念园

曾担任过乐会县(现琼海市)阳江胶种转运站站长的老军工谢福正,撰文追述了一段亲身经历的史实:1953年中秋节后的一天中午12时,烈日当空下的胶园深处,王昌虎和秘书、警卫员在俯拾胶籽,他们时而仰看胶树上爆裂后噼啪作响的胶果,时而低头寻找掉在地上的胶籽。由于天气炎热和紧张的采种工作,王昌虎一行3人已是汗湿衣衫,但浑然不觉,依然专注于寻找胶籽。

1953年2月2日,华南垦殖局局长叶剑英向军工林道荣颁发的奖状。

为了让王昌虎回去吃午饭,谢福正等人将自己捡拾的胶籽凑一块拼成了两篮子交给他。但王昌虎不买账:“这不行!你们帮忙捡的不算我们任务。”直到捡满了两篮子胶籽,王昌虎才随同谢福正回食堂吃午饭,端起碗时已是下午2点多钟。
罗绮,1952年冬受命到琼海内洞山区负责筹建安宁农场(东红农场前身)直到1970年离任。近20年扎根基层垦荒植胶的他,深得东红广大干部职工的拥戴,其“红军场长”的美誉在海南农垦广为人知。罗绮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军工。他身扛17斤重的机枪,全程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参加了四渡赤水、强攻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著名战役,虽身经百战却没有负过伤。罗绮的新长征精神在东红土地上有文字记载,口口相传的故事甚多。笔者仅以“341”这个有着鲜明部队色彩的阿拉伯数字组合简要讲述罗绮的故事。罗绮“341”故事中的“3”,指的是“锄头、砍刀、四齿耙”这“三大件”,是当年垦荒植胶必备的“武器”。从农场仓库领了之后,罗绮就把这三件宝贝牢牢绑在单车后面,下队到哪里就干到哪里。“4”是指他下基层必先四看——看菜地、看猪栏、看食堂、看托儿所,这在《东红场志》中留存有不少事例为证的。“1”则是指代海南农垦局配给他作为专车使用的一辆美式吉普车,结果成了用来拉米、拉菜、拉产妇病号、拉工具等等的公车。历史记住了罗绮,也肯定了罗绮。2008年6月22日,在广州殡仪馆举行的罗绮遗体告别仪式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分别敬献了花圈。王昌虎、罗绮身上折射的是军工干部群体身先士卒、忠诚担当、清正廉明的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是闪耀在海垦大地上的新长征精神。

八一总场建场元老,老军工潘士文风采。


“实干、奉献、斗争”铸就军工魂

 “开荒种胶,是要出大力,流大汗的!”今年86岁的陆泽彪老人,在乌石农场的家里回忆自己当年的经历,“河泥是真正的拖泥带水,挑一担很重,又往往是上坡山路,更吃力!挑担的人都是被压得呲牙咧嘴,气喘吁吁。”陆老直到现在都惊讶,当年自己和战友们哪来这般劲头,逢出工挑河泥的日子,他们从早到晚挑了一担又一担,几乎没有停歇。泛黄的海垦史料有记载:老兵王武1959年退伍后,响应号召从湖南老家来参加海南农垦事业建设,在八一农场打了28年的石头。据有心人统计,把王武所打的石块,三块一排,铺成一条小路,可以从打石场通到他老家湖南。28年来,他的日打石量在全矿山天天名列前茅。患有心脏病的他婉谢了组织三次为他调整工作岗位的照顾。特别是第三次,当时王武爱人在石场工作时被石头砸破头,造成精神失常,照顾妻儿的家庭重担落在了王武身上。组织准备调他到工作轻松的车间,找他谈话。他却说:“我和爱人曾立志在石场干到退休,如今她不行了,我要加倍努力,把她丢下的重担也挑起来!”    2007年12月28日,八一农场原党委书记何展森老人在八一总场建场50周年庆典大会上,回忆当年创业的情景时说:当时,这里野兽遍地跑,山蚂蟥一闻到人的气息就从树上飞落在人的身上。我们的一切都靠白手起家,割来茅草盖房,破来竹片围成篱笆墙,削开山竹编成床板,四条木桩插入地下作支架,就搭成一张睡床。白天我们开荒、挖穴、种橡胶,夜里与山猪山羊等野兽为邻。就这样,我们靠一双手,一把砍刀,一把锄头,将一条条道路开辟出来,将一块块胶园开垦出来,将一个个生产队建立起来。几十年来,我们的家园和橡胶林经历过无数次台风的袭击和山洪的冲刷,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被自然灾害所吓倒,我们身上坚强的意志力并没有因环境恶劣而减弱。

八一总场建场大会战中的抗旱保苗场景。

过世不久的八一农场老军工陈荣正生前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在深山老林里垦荒植胶,是一场斗天地、斗台风、斗毒蛇猛兽、斗饥饿、斗疾病的严峻斗争。可以说,没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是完成不了新中国天然橡胶开发建设事业的!

军工们在荒山野岭上垦荒植胶。


“以身报国”的使命感让军工魂愈发光亮

“一粒胶籽,一两黄金”,说的是创业初期橡胶种子的珍贵。如今安享晚年的阳江农场老军工陈振文,仍为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到骄傲。1952年8月20日,他转业到万宁垦殖所报到后,被安排去采集、运送胶果,同时接到的使命是:一定要保证种子的安全,丢掉一粒都不行!当年9月的一场台风,导致从牛路岭奔腾而来的河水暴涨。陈振文和另外一名战士负责把胶果从河西岸送到东岸,上岸后马上转送到嘉积镇。那天,俩人运送胶种一个来回后,都有些筋疲力尽了。到送第二批的时候,突然上游的山洪涌过来,河面从原来的100多米变成近200米宽。小船差二三十米就到岸边了,一个旋涡夹着杂物卷过来,打翻了整条船。陈振文和战友跳下河,俩人用手拉着船向岸边游去。这时候,又一个大旋涡卷过来,那名战士被洪水冲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陈振文则因抓住了一条树枝才幸免于难。这场生死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原西达农场老军工陈陆坤向孩子们讲述当年艰苦创业的故事。

同样是在那场台风中,海南名河——万泉河合口处山洪暴发,林一师二团三连战士陈金照身背着全班战士当天采集的一筐胶果,面对暴怒的河流和必须天黑前送过河的使命(若当晚不过河,大雨淋湿的胶种可能变质),患有感冒的他没有丝毫犹豫,蹲下身,脱下上衣,把装胶果的箩筐裹得严严实实,迎河而去。战友们见证了陈金照最后的光荣:冰冷僵硬的身躯上依然背着那个被裹得严严实实、装满胶果的箩筐,一粒没少!一筐胶果,一条年轻的生命,这是一个绝对的不等式!陈金照以及那个不知名的战士等军工人,以实际行动解开了答案:国家使命高于个人生命!正是因为有了陈振文、陈金照以及许许多多没有留下名字的垦殖战士的奋不顾身,才奠定了共和国橡胶事业的基石。这支由新中国复转军人组成的垦荒植胶队伍,随着新生的红色政权经历了共和国的各个历史阶段: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无论在哪一时期,这支队伍都以良好的军人素质,始终不负国家开荒种胶的使命,涌现出了王昌虎、罗绮、陈金照、谢福正、陈伟森等一大批优秀人物。

由军工组成的武装连完成垦荒植胶任务之余要练兵备战。


建设海南自贸港需要大力弘扬军工魂

岁月无声无息,带走了军工青春的荣耀;胶园绿涛起伏,记住了他们的艰辛付出。弹指一挥间,将近70年过去了,军工群体中大部分人已经去世,仍然健在的也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遥想当年,嘹亮的军号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如今,海南农垦的橡胶事业正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可以告慰那些逝去或健在的军工英雄们的几个标志性事件是:2005年3月31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时隔6年后,2011年1月7日,海南橡胶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1118,其谐音为:60年海南农垦人要一起发财;控股新加坡雅吉国际私人公司,强化了天然橡胶海外资源控制权……可以告慰那些逝去或健在的军工英雄们的还有:在中央及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南农垦新一轮深化改革已基本完成。一个华丽转身、轻装上阵的现代企业航母,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浪潮中乘风破浪前行。由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有担当,以身作则,清正廉明,不畏艰辛,攻坚克难,实干奉献,敢于、善于斗争,有使命感等精神元素凝练而成的军工魂,必将永远根植在海南农垦广袤的大地上,必将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时代征程中不断发扬光大、贡献海垦担当!

前进!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垦人永远阔步向前进。

(作者单位: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