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煤油灯点亮职工求学路

发布:2019-06-11 08:49 来源:海南日报

农垦博物馆中的文化夜校图片。右二为黄运波。本报记者 欧英才 翻拍

年近七旬的黄运波。本报记者 欧英才 摄

■ 本报记者 欧英才 通讯员 许振东 陈开彬

在海南农垦博物馆,有一张内容为“文化夜校”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照片中一群年轻人从背后的茅草屋里走出来,茅草屋门口“文化夜校”的牌子十分显眼。一伙人脸上的笑容传递着获得知识的乐趣。

据《海南省志·农垦志》记载标明,这是中瑞农场(今母瑞山农场公司)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扫盲中的一个场景。

新中国成立后,为破解文盲率高的问题,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时候刚刚创建的海南农垦,结合农垦职工多来自农村,文盲或半文盲多的情况,也开展大规模扫除文盲的工作,一场关于学习知识的星星之火迅速在海垦大地上燎原。

提着汽灯的苗族女孩

根据海垦博物馆提供的线索,海南日报记者联系上了照片的提供者——原中瑞农场宣传科长李海球。李海球介绍,这张照片是上世纪80年代,他从档案图片里翻拍的,并提供给了当时的农垦总局。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原中瑞农场苗族队南岭6队。

而照片前排右一的那位身着苗族服饰、提着汽灯的女孩黄运波如今就住在南岭4队。

6月6日,从母瑞山农场公司场部驱车行驶十几公里,海南日报记者在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南岭4队的一栋普通民居。临近端午,民居内飘来粽叶的香气,一名头戴苗族头饰的老人正在和家人包粽子。

看到海南日报记者出示的照片,老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激动地说:“我就是黄运波,这个提着汽灯的女孩就是我。”

黄运波记得,当时她还不到20岁,夜校刚刚下课自己正准备回家。照片中和她结伴而行的名叫王玉香,后来嫁到了南岭1队。

白天劳作晚上学习

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指出:扫除文盲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场大革命,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要大张旗鼓地开展扫盲运动。

此时,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浪潮中。据《海南省志·农垦志》记载:为贯彻中央“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农场设立“文化教育委员会”或扫盲小组进行领导,生产队普遍开办夜校,配备文化教员,组织进行业余学习。

“白天我们都忙着种胶、压青等管理工作,到了晚上全队胶工就集中在一块学习识字,接触文化。”黄运波说,班里的胶工几乎都不识字,教员是农场派来相对有文化的人,而且有好几个,她还记得2个教员的名字,一个叫陈明宇,一个叫王世军。

“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极高,经常早早吃完晚饭,就去夜校点上煤油灯。”黄运波说,扫盲班开设了一年,每晚上课时间为1小时或2小时,上课内容主要为识字,还会细读《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文章。

黄运波说,上了扫盲班后,自己不仅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也能看简单的书籍报纸了。更重要的是,自己接触了文化,打开知识文化的大门,懂得的道理也越来越多。

据农垦相关文物资料记载:l956年,当年全局有职工3.17万人,参加文化学习的有2.16万人,其中参加扫盲班学习的有1.4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6.1%。

育苗与育人同步

“经过半年多或1年的学习,原来的文盲已至少认识几百个字,有的已经可以写信、读报纸。”海垦博物馆高级专家顾问林旭飞介绍,农垦的教育事业正是从扫盲班开始,而当时的教育方针是“育苗与育人同步”:橡胶苗在成长,投身橡胶事业的人也要成长。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海南农垦在扫盲教育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还利用夜校组织职工进行业余技术学习,重视抓好对职工进行技术教育,以保证生产质量,促进橡胶生产技术的发展。组织职工参加专业训练学习,理论与实际结合,发挥骨干作用。

原广东省热带作物学校(今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年过8旬的方焯文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根据农垦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扩大职工子女升学就业的机会,正是从这时期开始,海南农垦开办中等专业学校,涉及热带作物栽培、财会、测绘、农经、计划统计、植保、农机、橡胶加工、畜牧兽医等,培养初级技术干部,与农垦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纵观历史来看,海南农垦的教育几乎与海南农垦事业同步发展。如今,垦区教育机构在改革大潮中虽已移交地方管理,但是在海南教育发展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报定城6月10日电)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