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博故事:“南下尖兵”与胶结缘的奉献人生

发布:2019-04-24 11:25 来源:未知

在海垦博物馆内,陈列着高明环的大学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中间印着一行字:为人民服务。1952年,24岁的高明环从南京大学农学院林业专修科毕业。一年后,高明环便一路向南,进入华南垦殖局垦殖工作队(一队),与“胶”结缘。

据《南下学子在行动》一书记载,国家于1951年11月和1952年3月先后两次组织了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10多所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专家近600人,投身华南垦区橡胶宜林地勘测工作。

他们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叫做“南下尖兵”。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这群南下大学生比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更早参与到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建设中。

南下为我国橡胶事业拓荒

解放初期,我国的橡胶科技领域几乎空白,且当时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远远不足以支撑发展橡胶事业所需的大批量科技人才。

在中央决定要建设发展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后,许多院校开设林业专修科,计划用两年时间进行科技人才的“速效培养”,以解决我国发展橡胶事业的燃眉之急,打破国外橡胶封锁;与此同时,1951年11月,中共中央组建华南垦殖局,不久后便下设海南、高雷(湛江)、广西三个垦殖分局。

然而,当时正就读于林业专修科的学子们并不知情。“1952年开学后不久,农学院的同学接到学校通知,要响应祖国号召去广东执行任务。”高明环回忆称,不知道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也不能告诉家人,但听闻这是祖国的号召都非常兴奋,大家很快便准备好行李乘火车出发了。

他们来到广东省,彼时兼任华南垦殖局局长的叶剑英,在赴海南垦区勘测工作誓师大会上作动员报告,欢送参加橡胶宜林地勘测工作的南下大学生,并谆谆教导他们如何冲凉、防蚊虫等。

1953年,随着橡胶事业发展重心南移,华南垦殖局组建3个工作队,其中垦殖工作队(一队)的30名大学生则要调往我国最适宜种橡胶的海南岛。在踏上刚解放不久的海南之前,一队全体学生合影留念。照片里的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心里满是为祖国效力的热血和梦想。

科研突破解决产业难题

在胶园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胶园除茅草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因茅草喜阳光、繁殖能力极强,一旦侵入便很难根除,成了橡胶的天敌。

“上世纪50年代的海南胶园一直以人工除茅为主。”当年前来海南的张义俊回忆,每年的除茅大会战都要历经几十天,人们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头顶烈日,挥舞锄头,不少人的双手磨出了血泡。

曾就读于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张义俊与高明环是南京老乡,1953年到海南从事橡胶事业,在基层摸索多年,与其他科研工作者一同研究、试验草甘膦的推广应用,用喷洒药剂代替人工除茅,扭转以往胶园除茅的被动局面。

使用草甘膦之后,茅草的生长得到有效遏制,不仅减少了胶园茅草与胶树的水肥竞争,同时还减轻了除茅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

1975年-1980年,“草甘膦在橡胶等热带作物园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草甘膦在胶园灭茅推广应用”获国家科委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群南下大学生经过多年的一线奋战,在勘测规划、橡胶栽培、育种育苗、化学除茅、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和科技领域方面,为海南橡胶事业作出较大贡献。

家国情重 海南情深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也没觉得过去的生活艰苦,能来海南执行国家战略性任务是件很光荣的事情,非常了不得。”现年90岁、曾就读于中山大学的梁继兴笑着说。

1952年,梁继兴度过了在海南的第一个春节。如今,在海南扎根多年的他,与张义俊、高明环、葛其挣等一共5名南下大学生,相约每年一起庆祝生日。

梁继兴最初是以实习的名义参加了华南垦区第一阶段的勘测工作,与其他师生一同用半年的时间完成海南、高雷(湛江)、广西垦区橡胶宜林地勘测设计总面积825万亩。1952年回到中山大学办理毕业手续时,学校老师曾对梁继兴提出挽留。“在此之前已率先答应回到海南继续投身橡胶事业,便放弃了留在广州的机会。”梁继兴回忆道。

在后来的工作中,梁继兴全程参与了华南垦区橡胶宜林地勘测工作,并与同样是把青春献给祖国橡胶科教事业的海南文昌人张少若结为夫妻,两人相伴一生。有缘的是,张义俊、高明环、于纪元等科技工作者的另一半也都是南下大学生。

岁月如白驹过隙,一转眼60多年过去,有的南下大学生已离开人世,那些还健在的南下大学生也已步入耄耋之年。时至今日,那段远离家乡一路向南的日子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但在当事人心里依旧清晰。南下大学生心中的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热忱依然由内而外地涌现出来……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