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箱归国 千里归途万里丹心

发布:2017-11-13 20:00 来源:未知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普查办公室在海南省农垦博物馆发现了一只箱子,它看上去极其普通,木箱无漆,无纹理,通长76.5厘米,通宽45.5厘米,通高37厘米。然而这只在世人的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木箱,就如同它朴实无华的主人一样,默默地承载着新中国橡胶垦殖史上的奋斗与辉煌。
新中国的成立面对着国际社会的军事与经济封锁,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依赖进口更是难上加难,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决定打破国际上封锁,建立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当时国际上的植物学专家观点是:橡胶树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内,北纬17°以外的地区橡胶树是不能可能成活的。海南正处于北纬17°以外。时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亲自挂帅对华南地区进行考察查调研,得出只有高州、雷州和海南可以发展橡胶种植业的结论,这只木箱正是此时出现,它连接着一段新中国橡胶事业发展的历史。
这只木箱是爱国华侨雷贤钟的遗物。雷贤钟(1903—1984),福建古田县梅平村人,1923年不满20岁的他迫于生计下南洋,来到了马来西亚为当地雇主种植橡胶谋生。经过多年的艰辛的努力和奋斗,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橡胶园和林场,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庄园主,过上了优裕富足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马来西亚,雷贤钟获悉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华侨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消息,特别是听说国家要在海南岛大力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以对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便毅然决定回国效力。1953年雷贤钟带领18名橡胶工人率先回国,在崖县(今三亚)藤桥一带开垦荒田种植橡胶,并投资设立了“侨福垦殖公司”,决心为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作出贡献。回国后他发现海南岛原有的橡胶树胶水产量极低,于是决定从马来西亚引进东南亚天然橡胶的优良品种。
1955年11月,雷贤钟变卖了在马来西亚的全部家产,领着全家老小11口人,带着18种橡胶良种共200多株胶苗以及一些橡胶芽条和种植橡胶的工具,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英国“海后”号客轮,踏上艰辛的归途。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策。橡胶是战略物资,封锁更加严密,当时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凡将橡胶产品或种苗带出境者将被处死刑。雷贤钟为了祖国橡胶产业的发展,冒死把橡胶种子、芽条精心包裹好藏到了木箱中带上归途。南海炎热的天气和漫长的海上航行,对种子和芽条的存活和保鲜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雷贤钟最担心芽条受损,白天不敢妄动,夜里雷贤钟把箱子悄悄拿出来淋上淡水,再悄悄伪装包好放回去。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航行,躲过了海盗、避开了关卡、战胜了风浪,这批寄托着希望的优良品种终于在海南岛上岸。在雷贤钟的精心呵护下,这些种子与芽条的成活率达到了80%多。
雷贤钟带回橡胶良种的好消息传到北京后,时任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特地从北京来到海口看望了他。1956年春,雷贤钟作为优秀华侨代表来到了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称赞他所带回的橡胶良种比金子还贵重。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还专门给雷贤钟发来请柬,在“全聚德”烤鸭店设宴感谢他。国务院还授予他一面“开荒垦殖,热爱祖国”的锦旗。 
雷贤钟引进的橡胶良种,其中一个平均单株年产干胶六至八公斤,比海南本地实生树产量高出四倍多。此后广东、广西和云南的各橡胶农场全面引进雷贤钟带回并培育的橡胶良种,八十年代,仅海南垦区就种植雷贤钟引进的良种两百多万亩,为改变中国天然橡胶落后的面貌、为中国的橡胶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橡胶王”。雷贤钟在“文革”中虽然也饱受迫害和折磨,但他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却丝毫不动摇,他坚守在海南的胶园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和汗水,直至1984年病逝。按照老人的遗愿,人们把他安葬在胶园中,至今仍然守望着这片让他魂牵梦萦的橡胶林。
这只被雷贤钟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木箱,装载的不仅仅是200多株比金子还珍贵的橡胶苗,更承载着雷贤钟那一代归侨的赤子丹心,在今天看来一只不起眼的木箱,却承载着新中国橡胶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刘  凡)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