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子心
第三展厅:赤子心
新中国成立之初,漂泊海外、饱经风霜的爱国华侨,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加入海南农垦建设的行列。他们从国外带回了珍贵的橡胶种子、优良的橡胶品系,传播了先进的割胶、植保、加工技术。爱国归侨为创建新中国橡胶事业奉献赤诚之心。
第一单元 橡胶种子的发源地
1904年~1919年,以何麟书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华侨,冒着风险,把橡胶种子带回祖国,创办了琼安、天任、蔡惠等为数不多的老胶园。1950年海南岛解放前,全岛已有华侨胶园2343个,(分布在全岛12个县)面积3.6万亩,种植胶树106.5万株,其中开割59.34万亩,干胶年产量200吨。爱国华侨创办的老胶园,成为新中国橡胶垦殖事业的种子发源地。
第二单元 技术领先 赤诚奉献
爱国华侨无私奉献,在胶树北移成功种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技术骨干和示范作用。归侨与难侨共同建设和守望着这片农垦家园。
第三单元 报效祖国 无尚荣光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参加海南农垦建设的归国华侨,艰苦创业,技术革新,赤诚报国,成为农垦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创建新中国天然橡胶基地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