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贤钟之子向海垦博物馆捐赠文物[图

发布:2011-09-23 15:02 来源:未知

 

 

图为捐赠现场(本网 晓朱 摄)

    本网9月19日消息(晓朱 通讯员 谢晓峰 摄影报道)今天下午,爱国华侨雷贤钟的长子雷德万来到海南农垦博物馆,向博物馆捐赠数件雷贤钟生产、生活使用的12件重要物品。

    在捐赠物中,有一张新中国第一任农垦部部长王震亲笔签名的请柬,邀请雷贤钟到北京全聚德饭庄参加晚宴。雷贤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能得到王震的亲自宴请?

    雷贤钟,祖籍福建,马来西亚华侨,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困,7岁给地主放牛,14岁就成为了家庭的主要劳力。1923年,19岁的雷贤德因生活所迫,带着外祖母给的18块大洋,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为当地业主种植橡胶,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成为马来西亚富甲一方的实业家。新中国成立后,雷贤钟毅然舍弃马来西亚的洋楼、名车、林产及偌大的橡胶园,带着妻子及9个孩子,冒着生命危险,机智地与海关周旋,躲过检查,带着橡胶良种RRIM600、PB86、PR107等100多斤胶籽、300多株芽接桩和200多米长的芽条回到祖国,开始在海南的藤桥一带人工开荒种植橡胶。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种植出优良橡胶品种,为祖国的橡胶事业做出贡献。

    捐赠仪式上,雷德万表示,今后,他还将重新整理父亲生前留下的物品,将有价值的照片、文史资料、文物捐献给博物馆。

    海南农垦博物馆副馆长林旭飞说,感谢雷老此次捐献的重要文物、物品,博物馆将好好保存,并将这些珍贵资料展示在展柜中,让农垦后代时刻铭记爱国老华侨们为祖国橡胶事业奉献一生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南农垦职工要跟着老一辈橡胶事业开拓者的步伐,斗志昂扬,进一步做强做大海南农垦橡胶事业。

    延伸阅读   

 雷德万:回忆我的老父亲

雷德万在海南农垦博物馆回忆父亲生平过往。(本网 晓朱 摄)

雷贤钟回国前一家老小二十几口人在马来西亚的家中合影。(本网 晓朱 翻摄)

    站在海南农垦博物馆“赤子心”展厅,雷德万望着展厅内陈列的跟父亲有关的展品,开始回忆起父亲开垦祖国橡胶事业的爱国之举。

    雷德万介绍,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外,他父亲在报上看到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侨胞支援祖国建设的消息,又听说海南岛可以种橡胶,这让他激动不已。1953年,父亲回国考察后,立即创办农场种植橡胶,并投资设立了“侨福垦殖公司”,面对国内实生橡胶树产量低的现实,1954年,父亲又重返马来西亚物色优良品种。

    雷德万回忆道,1955年11月,父亲舍弃马来西亚的洋楼、名车、林产、及偌大的橡胶园,带着妻子及9个孩子,冒着生命危险,机智地与海关周旋,躲过检查,带回橡胶良种RRIM600、PB86、PR107等100多斤胶籽、300多株芽接桩和200多米长的芽条。

    当时,国外敌对势力对新中国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策。橡胶是战略物资,封锁更加严密。当时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凡将橡胶产品或种苗带出境者将被处死刑。而就是那颗赤子之心,让这位华侨毅然放弃国外的万贯家财,带领全家,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雷贤钟克服种种困难,到达海南的藤桥一带,开始带领工人开荒种胶。开荒2000多亩,种胶1000多亩。雷德万回忆说,在马来西亚时,他们家条件非常优越,有洋楼,有胶园和林产,还有好几辆汽车,姐姐们上学都是专车送。但到了藤桥,全家住在茅草屋里,生活非常清苦,为了节省经费,父亲回国后把烟和酒都戒了。他还经常为附近群众传授种胶技术。经5年试验,良种“RRJM600”平均单株年产干胶6至8公斤,比海南本地实生树产量高4倍多。

    1958年,雷贤钟经办的“侨福公司”并入南田农场,称“国营南田农场爱国作业区”,雷贤钟任作业区副主任,仍坚持老胶工的本色,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他引进的橡胶良种,不仅在海南垦区广为推广,还引种到云南等垦区,为祖国橡胶事业做出贡献。

    到1980年代,仅海南垦区就种植雷贤钟引进的良种200多万亩。

    1956年4月,周恩来邀请他参加全国侨联大会,并被选为全国侨联委员。周总理接见他时亲切地说:“你带橡胶良种回来,比带金子还宝贵。金子中国有,良种橡胶却很少啊!”。农垦部长王震,也专门宴请他。

   雷德万说,老父亲回到海南,带动当地黎族群众开荒种胶,与黎族同胞结下深厚的情谊,也深受黎族同胞的尊敬。“1984年11月5日,父亲病逝。在老父亲的葬礼上,当地黎族同胞用鸣放粉枪的最高礼遇为老人送行。”雷德万指着一张照片回忆说。想起这一点,他感到很自豪,也为父亲感到欣慰。

    为了纪念这位做出贡献的爱国华侨,南田农场在雷贤钟生前奋斗过的胶园立起了一块高大的纪念碑,碑文上介绍了老人的生平,铭记着这位老华侨为祖国橡胶事业倾尽一生的壮举及在橡胶种植领域取得的丰功伟绩。

    雷德万介绍,目前他兄妹11人中,分布居住在世界各地,唯独他一人留在南田,一边经营着芒果园,一边守侯在山坡上,陪伴着他的老父亲。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