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照片背后的故事

发布:2011-02-27 10:31 来源:未知

博物馆照片背后的故事

----记老军工罗天来

  在农垦博物馆军垦志里,有一张平凡却又非凡的照片。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在军垦志里的确不怎么起眼,半张纸大小的黑白照片,和其他照片陈列在一起,并不怎么吸引人注意,如同照片主人一样,低调不宣扬;说他非凡,是因为能陈列在农垦博物馆里,说明这个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威望,对农垦做出过一定的贡献,才能被博物馆收藏。

  这个人就是原珠碧江农场党委书记罗天来,和许多老军工一样,他们的故事被时间的河流慢慢带走,只剩下内心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

  罗天来是抗美援朝老战士,1952年回国后,从沈阳部队分配到海南军区。1969年4月,他退役了,离开部队被分配到珠碧江农场。罗天来回忆说,说是农场,但当时和原始森林差不多。由于该场1966年才创建,开荒面积小,到处都是荒芜的野草和树,整个场才几百个人,4个自然队。后来成立了四师十一团,大批知青来到农场,建设队伍扩大到了2000人。队伍一壮大,工作陆续展开,组建连队、砍树开荒、种植橡胶。

  但农垦创业初期的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罗天来给记者讲了一个当时生活艰难的故事:有一段时间,农场存下来的米已经维持不了几天了,几经联系,得知金波乡有米的信息,大家都乐坏了,但是马上又犯愁了,金波乡在哪里?当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别说交通工具了,连像样的路都没有。

  说到这里,罗天来停顿了一会儿,仿佛以前的场景就浮现在他面前。他苦笑一声接着说,但是没办法啊,大家都在等着你去拿米,不然吃什么。

  “当时实在是没有人手了,拖拉机手和职工要维持正常生产,不能落下工作,只好带着文艺队的人去,一共10个人。”大家天蒙蒙亮就出门,天黑了才走到金波乡,一群人居然也没有累的感觉,到了金波乡说明情况以后,金波乡的人马上行动起来准备大米。

  但当时的大米都不是包装好的,是刚收割下来的谷穗堆成一堆,这时候一行人犯了难,没有袋子怎么把这些谷穗带回去呢?

  忽然间,罗天来急中生智,说办法倒是有一个,只是大家要做出一点牺牲,大家一听说纷纷表示,只要能带回去粮食,什么牺牲都不怕。说干就干。罗天来让大家把裤子都脱下来,把裤管扎紧,10件裤子一共装200多斤粮食,大家就这样背着粮食,又步行回去。

  “就靠这200多斤粮食,支撑了一个星期。”罗天来笑着说,“讲起那时候的事,你们年轻人很难理解”。

  “就是在当时温饱都满足不了的情形下,职工们还自行组织劳动竞赛”,罗天来说,当时大家掀起挖橡胶坑比赛的热潮,知青一人一天至少挖16个橡胶坑。看到从异乡来的知青都那么拼命,其他农垦人不服输,一定要超过这个数,有的人干到大年三十都没有回家。

  这样的付出很快就有了回报。1982年,罗天来任珠碧江农场党委书记,该场4万亩橡胶创出亩产100公斤的好成绩,最高的时候达到120公斤,这在当时的海南农垦是绝无仅有的。

  1980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转业军人可以回到参军时所在部队,但是也可以留在农场,罗天来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农垦:“这里已经成了我的家。”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博物馆 版权所有. 琼ICP备11001766号-1